发布日期:2025-08-20 01:51 点击次数:190
科技创新是产业升级的核心动能。我县通过精准扶持科技型企业,引导棉纺织企业加大科研投入,以智能化改造破解行业痛点,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。
在德州启鸿棉业有限公司的智能化生产车间里,四条崭新的智能化梳棉生产线正高速运转。经过智能设备的精细分拣,原棉中可能存在的“三丝”被精准剔除,提纯率稳定在98%以上。
“三丝”难题曾是棉纺织行业的共性痛点,也是启鸿棉业长期面临的发展瓶颈。作为一家专注于卫生材料配棉、特种纺纱配棉的企业,过去受制于传统生产模式,企业陷入“能耗高、利润薄”的困境。转机始于去年——在我县工信部门的指导下,企业投入1.5亿元引进智能化梳棉生产线,不仅攻克“三丝”提纯技术,还将能耗降低20%,一举打破发展桎梏。
技术升级带来的效益立竿见影。凭借高纯度的原料品质,启鸿棉业成功获得国内某纸浆板生产企业的原料供货资质,产品附加值大幅提升。今年,企业入选山东省2025年度第一批创新型中小企业,年产能达5万余吨的智能车间已全面投产。
启鸿棉业的转型,是我县推动棉纺织产业升级的缩影。当地通过建立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机制,组建专项服务小组,精准对接企业需求,从政策扶持、成果申报到科研资源对接提供全链条服务,助力企业攻克技术难关。
“我们将持续提升县域内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,积极协助企业对接高校科研资源,推动更多棉纺织企业向高端化、智能化迈进,为全国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武城力量。”武城县科技服务中心高新技术人才与成果转化股股长曹榕芹介绍说。
上一篇:交银增利债券D: 关于增加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为旗下基金的销售机构的公告
下一篇:马斯特里赫特遭遇主场三连败,埃门近四轮保持不败!
